查看原文
其他

同行锦囊 | 邵玥:以人为本,借“题”发挥

邵玥 清华大学本科教学 2022-07-15


同行锦囊”专


编 者 按

推进课程思政建设,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,并与清华大学价值塑造、能力培养、知识传授“三位一体”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。然而,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“课程”加“思政”,而是课程当中有机地融入价值塑造的元素,努力实现二者的水乳交融,做到“如盐化水”、润物无声。

长期以来,我校教师围绕“三位一体”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,涌现出许多创新性的教学成果。为此,清华大学教务处特别推出“同行锦囊”3分钟音频课,陆续分享各类课程开展“课程思政”工作的具体经验与做法,力求“劳模可复制”,引领“同向”与“同行”。




写作课中的立德树人


邵玥:以人为本,借“题”发挥













邵玥老师

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



大家好,我是航天航空学院的邵玥,我承担的是本科生的“写作与沟通”课程。以下是我的同行锦囊:


设计这门课的出发点在哪儿?”,这是我备课时面临的第一个难题。


“写作与沟通”的基石是对读者和听众的关注,即对“人”的关注;课程主题“未来医疗”的源头是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关怀,也是对“人”的关怀;“课程思政”的初心是对每位学生健康成长、全面成人的关切,仍是对“人”的关切,其核心都是“以人为本”。因此,关注学生面临的问题和需求,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并回答:课程能给TA带来什么、有何意义、能如何帮助他们应对当前问题与未来需求,是我设计课程的出发点。


那么如何将课程在“教”和“育”两方面的功能进行无缝衔接?


为此,我尝试借“题”发挥,将常规教学内容中的话题结合学生的切身问题与需求进行延伸,并在研讨中“启发思考、形成观点、塑造价值、引导实践”。例如:从讲授申请书写作延伸到探讨过密的同质化竞争,即“内卷”,这一全球现象,进而分享关于如何破“卷”、如何规划个人发展道路的思考;在展示前沿医疗技术的同时分析干细胞、基因疗法等领域近年来违反科研诚信与科学伦理的著名案例,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科研伦理与学术价值导向,并在课程的学术写作中得以实践。由此,“教”的内容变成“育”的素材,“育”的过程成为“教”的行动向更多维度的延伸。


我认为,“以人为本”是我的课的灵魂,虽然看不见、摸不着,但能与学生的心灵共鸣;“借‘题’发挥”则是一根看不见的线,将“教”和“育”连为一体。这不仅是对课程的塑造、对学生的培养,也是对我作为一名教师的洗礼。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